- · 沈锡辉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10/27]
- · 植保学院黄丽丽教授团队在果树病害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10/23]
- · 林学院魏安智教授团队在花椒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10/15]
- · 水保所国重室在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10/07]
- · 农学院单卫星教授团队发现植物免疫调控新机制[09/28]
- · 《Chemical Communications》封面文章报道裴志超教授团队靶向载药研究新进展[09/25]
- · 植物保护学院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组学团队在赤霉病菌和小麦互作领域取得新进展[09/16]
- · 葡萄酒学院杨晓兵副教授团队在单萜微生物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09/14]
《Chemical Communications》封面文章报道裴志超教授团队靶向载药研究新进展
近日,化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糖靶向载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sponsivesupramolecular glyco-nanovesicles based ondiselenium-bridged pillar[5]arene dimer fortargeted chemotherapy”为题,以封面论文发表于《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裴志超教授团队硕士研究生王扬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裴玉新教授为通讯作者。
在癌症治疗中,化疗虽然是癌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缺乏特异性靶向和控制释放能力,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较大,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该团队利用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膜表面受体与微环境的差异,构建了基于二硒键桥连的柱[5]芳烃二聚体的超分子糖纳米囊泡用于靶向载药。由于客体分子甘露糖衍生物的甘露糖残基以及主体分子柱[5]芳烃二聚体所含的二硒键的存在,该糖纳米囊泡不仅具有肿瘤特异性靶向能力,而且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刺激下会引起二硒键的断裂以促进药物在肿瘤微环境中快速释放。本研究为基于柱芳烃二聚体构建超分子糖靶向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同时丰富了柱芳烃二聚体在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学校学科重点建设项目-糖纳米化学生物医药交叉创新研究项目和“双一流”建设专项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链接原文: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cc/d0cc04149a#!divAbstract
上一篇:植物保护学院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组学团队在赤霉病菌和小麦互作领域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农学院单卫星教授团队发现植物免疫调控新机制